top of page

  前言  

文/邱怡瑄

每天早晨,小美(化名)總會在結束晨跑後到超商買杯熱美式開啟一天的生活。為了防止燙手,店員總會貼心地把咖啡用塑膠袋裝好遞給她。然而這樣的場景明年元旦後將不復存在。2018年限塑政策上路後,包括便利超商在內的七大類行業將被禁止免費提供塑膠袋,希望透過「以價制量」的方式,減少塑膠使用。

 

根據經濟部統計處,臺灣2015年塑膠袋的生產量約20萬公噸,有近八成-約15萬公噸-用於內銷並被民眾消費,以四兩紅白塑膠袋重量來換算,每年臺灣民眾塑膠袋消費量高達165億個,總共可覆蓋近十四萬個足球場(註一),這些袋子大多在一次性使用後就會被丟棄,對自然環境形成龐大負擔。「限塑」是全球趨勢,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14年的全球環境會議上正式表明限塑立場, 法國也從去年起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袋,臺灣過去雖陸續實施相關政策,卻難有明顯減量成果,塑膠袋仍充斥多數民眾的生活中。

 

民眾使用塑膠袋的習慣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,標榜可減輕環境負擔的「可分解塑膠袋」能否成為禁塑過渡期的替代品?此一專題將透過分解原理探討、經濟成本和優劣分析,揭開可分解塑膠袋的神秘面紗,一探其取代傳統塑膠袋、進而普及使用的可行性。

註一: 以四兩紅白塑膠袋尺寸寬16.5cm(插角6cm)x長36cm;足球場面積72000000cm²來計算

 

bottom of page